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展厅三楼,陈列着一座完整的复原汉墓——车夫山汉墓。
车夫山位于徐州市东北60公里,汉墓在邳州市车夫山乡埠上村东200米处,于1999年被发现,为砖石混合结构,墓门北向,平面呈“十”字型结构。由墓道、墓门、前室、后室、左右耳室组成。出土汉画像石23方,墓内南北长6.3米,东西宽5米。
汉代墓葬模仿地面建筑而建,采用前堂后室制,前堂为会客的地方,较为宽大;后室称为“寝”,是休息的地方,只有登堂才能入室。堂的入口称为“门”,堂、室之间的入口为“户”,室、堂之间窗称为“牖”,按古代礼制,户偏东、牖偏西。
前堂左右有耳室,东面为厨房,西面为仓储。墓室顶部采用契型砖券顶,券顶技术增大了室内的空间高度。古代葬俗汉武帝之前为异穴合葬,汉武帝之后为同穴合葬,该墓为合葬墓,墓室后壁雕刻鸾凤合鸣,有百年好合的意思。
墓内画像石画面丰富,凤鸟云集,姿态各异;行龙漫舞、身姿矫健。车马出行、骑吏、躬迎者、送行者不胜枚举,画像石四周还刻有菱形纹、幔纹作为装饰。
|